上個禮拜,住在海生館附近修女院的修女來找我,跟我約今天(星期二)去幫她們看電腦的問題,我才想起,這個修道院其實也有很長的一段故事,之前也有朋友想要訪問這些終生奉獻給新港的修女們,為她們留一些紀錄,但總是被修女們婉拒,因此,對於這裡一直都沒有很詳細的紀錄,只能從一些搜尋到的資料當中,去拼湊這個感人的故事。


台東地區的修女,大都來自瑞士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1955年先差派四位修女到台灣來,而她們一來就跟天主教瑞士白冷差會的神父合作,協助神父在後山的台東教區的牧靈工作,並且還肩負起當時後山地區相當缺乏的醫療服務工作。後來,因為白冷差會建造台東聖母醫院,錫質平神父也創辦公東高工,所以該差會又陸續差派在護理和教育等方面學有專精的修女,來台東參與醫療和教育的工作。布修女就是在1963年跟著其他修女一起來到台東。


這群來自瑞士的修女,在鼎盛時期共計有35位在台東地區,包括在台東馬蘭修院、台東市聖母醫院、關山天主教醫院、新港(成功鎮)診所,以及遠在台東大武鄉小村落——尚武村的救星教養院(該院現在已經遷移到台東康樂里)等地服務。1983年,當馬偕醫院決定在台東設立分院的消息確定後,布修女和其他修女們便開會決定要將關山天主教醫院轉型,用來專門照顧貧困的植物病人。那時,布素曼修女決定要和原本在關山的葛修女,兩人聯袂轉到更缺乏醫療救助的新港,去照顧這裡的阿美族同胞,以及貧困的平地人。她們的門診處,都不曾用過任何勞保單或健保卡,因為在新港,許多原住民貧困家庭是連健保費都付不起的,也沒有加入健保,根本不會有健保卡;而這些人就是她們照顧的主要對象,甚至為那些無法動彈、行動不便的病人,到府進行居家護理的工作,最感人的是,這些修女其實都已經60-70歲了,依舊為新港的貧民默默的奉獻著。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群修女或因年老去世,或是因為老邁無法行動而回國的,一個一個離開了台灣;而在布修女也在今年的元月17日與世長辭,目前留下來的就只剩下7位。這些修女,她們每個人奉獻在台灣的時間,都已超過了40年。就像是布素曼修女,從1963年到台灣,直到她去世那天,獻身在台灣進行醫療服務工作的時間共計長達47年。當年她來到台灣時,才年僅28歲;而她在台灣的47年當中,其中有10年是當修會會長,其餘37年則都是在醫療服務的最前線工作。而與布修女一同服事的葛修女,則是因騎摩托車摔倒,結果折斷了左手臂,雖然後來有開刀治療,可是她的手臂已經無法抬高到肩膀的高度。即使如此,她們兩人還是繼續騎著摩托車在新港和鄰近小村落為病人進行居家護理。她們到許多貧困家庭去為那些沒有人照顧,卻需要換藥、清洗傷口,以及指導家庭衛生生活的病人。


以上文字摘自:懷念布素曼修女


 


修女的電腦問題不大,僅僅是印表機驅動沒有安裝,還有主機板的電池需要更換而已,我看見網頁停留在維基百科有關太陽系的敘述,修女笑著說:「我對天文的東西很有興趣,所以想要印起來研究和參考」,看著她滿頭的白髮和慈藹的笑容,我想起路上那些無所事事整天瞎混的孩子,還有一天到晚汲汲營營的政客,一位慈祥的長者如此犧牲奉獻,如此年紀依舊好學不倦,你們這些做官的、做學生的不知道在幹什麼?


將修女的電腦問題處理好以後,修女很客氣的問需要多少工資,我只收那一顆電池的錢,修女覺得很不好意思,要我開口說個高一點的價錢,我堅持的說不用,修女說:「那麼,我就為你祈禱吧。」,我笑著謝謝她,道別之後,雖然外面飄著雨,但是我的心情卻是很愉悅的,修女的祈禱,比什麼都還要貴重,我做的,跟她們為成功鎮做的,比起來,其實真的一點都微不足道。


 


註:


布修女榮歸天家以後,像許多在台灣奉獻大半輩子的神職人員一樣,再也沒有回去故鄉瑞士,目前安葬在台東縣關山鎮。


相關文章:鉛筆盒部落格


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2573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