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
前幾天跟二姐到台東市辦一些事情,本來二姐提議要去縣府附近的「富士」吃日本料理,結果休息,於是便來到「人文主義」來用餐。
我一向怕麻煩,如果不是為了嘗鮮寫部落格,基本上我很少開發新的餐廳去品嚐,也許錯失了很多好味道,但是好味道通常代表著就是要排隊,要不然就是預約,雖然有些等待是值得的,但是我想大家也有很多經驗,就是等待不一定有好結果......
02
很妙的,店家先上水果,跟其他餐廳大異其趣,不過幾天前我在電視上看過,其實飯前吃點水果,更能幫助消化,所以也不覺得太奇怪。
03
店內的擺設談不上特別,不過有些小物倒是相當有趣。
04
這個牙籤筒的造型還蠻特別的。
05
會來這家餐廳吃的原因,也是因為有這個少見的「蝸牛簡餐」,稀奇了吧?
雖然炒蝸牛幾乎想吃都找得到,不過做成簡餐的形式,至少我還沒有在其他地方見過。
06
對於炒蝸牛的記憶,應該是從漁港賣香腸的阿罵開始。
現在在漁港賣香腸的阿罵,當時就是在現在的文林書局旁邊(以前都是平房,外面有空地)擺攤賣炒蝸牛,蝸牛炒的香脆,淋上濃稠的紅色辣椒醬,配上一瓶吉利果橘子汽水,我想是很多成功人共同的回憶,如果外帶的話,阿罵會裝進塑膠袋,外面還包上一層報紙,通常我們都會偷偷帶回家不讓媽媽發現,但是一打開之後散發的香氣,實在是無法瞞過任何人。
跟二姐一邊吃飯,一邊聊著童年的回憶,記得好像從我國中開始,阿罵就不再賣炒蝸牛了,雖然從在外地求學到回鄉定居這幾十年下來,也曾經嚐過其他地方的炒蝸牛,不過還是阿罵的手藝最讓我念念不忘,除了美味之外,還有一股濃濃的回憶,就跟阿罵現在賣的香腸一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