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天空有點灰濛濛的,有點即將下雨的感覺,看看時間三點多,漁船應該進港了吧?去瞧瞧吧。
成功漁港的歷史:
成功漁港,又名新港漁港,由於有天然的海灣地形,因此開發的歷史可遠溯自日據時代,始建於1920年,後來在1929年至1932年間曾將原有漁港予以大規模整建,挖深與浚疏航道,最近的大型疏濬及建設則是在1979年,當時台灣省政府曾再次加以擴建,變成今日的模樣。
成功鎮的成功(新港)漁港,是台東沿海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的漁港,主要漁獲有鬼頭刀、黃鰭鮪魚、雨傘旗魚、正鰹等等,漁獲拍賣大約從下午三點開始,港區停車方便,同時有許多小販可供選購新鮮魚貨
果不其然,一到港口就看到許多漁船正忙著卸魚貨。
現在正在卸貨的是黃鰭鮪魚(老兄~你是霹靂小組派駐漁船的臥底吧?)
黃鰭鮪魚:
分類上屬鱸目、鯖科、鮪屬。俗稱串仔
體背藍黑、腹部銀白色,第二背鰭、臀鰭及各離鰭均為鮮黃色為最明顯之特徵,因此名為黃鰭鮪。廣範分布於三大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約為南、北緯40度間之海域。體長最大可達200公分、體重170公斤以上,一般約體長150公分。其棲息之溫範圍在18~31℃之間,最適水溫為19~26℃。主要棲息於水溫躍層以淺,夜間比白天更接近表層。
先由船上由起重設備吊起,再以人力拖拉上岸。
上岸以後進行後續處理的動作。
通常漁獲上岸以後便開始將魚體內臟及魚鰓等部分去除,然後送進冷凍庫冷凍,中間(右六)的那一位就是我們鎮上有名的林董,專營漁獲批發零售,從魚身上貼上的"天"字標籤來看,這批魚應該是被林董標下了。如果有網友想要宅配的,林董的公司也有宅配服務喔成功旗魚冷凍宅配網
大家正在忙碌而熟練的處理魚體,照片前方的是黑皮旗魚。
黑皮旗魚:
分類上屬鱸目、正旗魚科、槍魚屬。
黑皮旗魚分布印度洋及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出現於大西洋之黑皮旗魚為同屬異種之Atlantic blue marlin。黑皮旗魚為旗魚類中熱帶性最強之魚種,一般在赤道流及赤道反流海域中洄游較多。體長約200~300公分。
產期為一月至五月,成功所捕獲的黑皮旗魚最大約為六百公斤,平均魚體與白皮旗魚相當,但風味、口感遠不及白皮旗魚,是供應台灣內銷市場的主要魚種,一年拍賣總值約為三千萬元 。
來一張近照吧。
剛剛的黃鰭鮪處理完以後便用碎冰進行初步冷藏,以保持魚體新鮮。
工人正用小山貓運送碎冰,看到林董的天字第一號標誌了,據在漁港碰到的吉宏跟我講,這一批魚貨似乎是要外銷的。
這些是雨傘旗魚,超大的背鰭是他的特徵,魚身瘦長,我還請吉宏把它的背鰭拉起來拍的比較仔細。
這些也是雨傘旗魚,雨傘旗魚算是成功漁港的大宗魚獲
雨傘旗魚:俗稱芭蕉旗魚、破雨傘
分類上屬鱸目、正旗魚科、旗魚屬。
雨傘旗魚分布三大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印度洋、太平洋之雨傘旗魚與大西洋為同屬不同種。其最名顯之形態特徵是背鰭特別大,彷彿被風吹壞的雨傘,並有若干黑點。最大體長可達340公分,一般約220~280公分。魚體是所有旗魚中最小的,很少能超過一百公斤,但族群龐大,是成功捕獲量最多的旗魚,盛產期為四月至六月。因為魚體小,脂腴的芭蕉旗魚不多,所以一般供做魚排或製成魚漿,是價格最低廉的旗魚,但脂腴的芭蕉旗魚,其背鰭下方部位油脂豐富,色澤類似鮭魚,賣相口感皆甚佳 。
這是白皮旗魚,油脂比其他旗魚都來的豐富,每年11月份的旗魚季就是白皮旗魚最肥美的時候
白皮旗魚:立翅旗魚、白皮丁挽、翹翅仔、闊胸仔
分類上屬鱸目、正旗魚科、槍魚屬。
白皮旗魚分布印度洋及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一部份出現於大西洋東岸。白皮旗魚之形態特徵之一為胸鰭僵硬並與體軸保持垂直之直立狀,因此有立翅旗魚、翹翅仔之稱。其英文俗名black marlin 與中文名所稱白皮旗魚相反。
白皮旗魚為成功最重要的魚種,每年的九月至二月是主產期,十月、十一月是盛期,這時候的白皮旗魚數量最多,魚體最肥美。成功捕獲的白皮旗魚最大的約為五百公斤,平均魚體約在兩百公斤左右;拍賣價格平均約每公斤兩百五十元,但頂級品往往在每公斤七、八百元之譜,甚至更超過每公斤一千元 。
畫面上紅色的塊狀物就是魚鰓,上次去小港抓螃蟹,這個才是最標準的餌料,一般大家都喜歡用旗魚的魚鰓去誘捕螃蟹,因為它的腥味比較持久,長時間泡在海水裡也不會太快失去味道,而黃鰭鮪的魚鰓較紅,但是一泡入海水很快就會變白色,味道比較不持久。
很多想抓螃蟹的人,通常會在颱風來襲前夕,便到漁港收集魚鰓進行冷凍,等颱風過後,港內會聚集許多螃蟹,這時候就是抓螃蟹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