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功鎮除了知名的三仙台以外,還有石雨傘也是頗富盛名的景點,大約從成功鎮出發沿台11線北上11公里左右即可到達。


 



 


近年來東管處在此地規劃了遊憩區,太平洋的海景跟渾然天成的海岬,吸引許多遊客駐足。


 


 


 


整個遊憩區設有步道,遊客可從不同角度欣賞石雨傘的美。


 


 


 


石雨傘為一伸出海面的海岬,岩質屬大港口層之礫岩,





 
其間的鬆軟部分長期受到海水侵蝕而分成數段,
且有中空的海蝕門景觀,而有「石空鼻」之稱。石空鼻上最吸引人的是因岩石抗蝕力不同,所產生狀似雨傘外形的海蝕岩柱,
因而被稱為「石雨傘」,傘面是堅硬的珊瑚礁,傘柱則為較軟的礫岩。




 


 


 


海岬上的地質相當豐富:


1)平衡岩:巨大的岩塊,底部僅以一小部分與地面岩石相接,而維持平衡不墜者,稱為平衡岩。石空鼻的平衡岩係由海階崖掉落的珊瑚礁塊,覆蓋在抗蝕力較弱的礫岩上,由於差別侵蝕,下部的礫岩逐漸被剝削,形成上大下小的形態。


2)壺穴:石空鼻濱台上的壺穴相當發達,有些壺穴的直徑達3.5 公尺,深1.5 公尺,極似一個大浴盆。穴壁有直徑5公分的小孔,為海洋生物挖掘所造成的。


3)溶積地形:在石空鼻後端海階崖下的隆起海蝕洞及海蝕門中有小型鐘乳石、石筍、石柱、石藤、球雛晶及石灰華階地等溶積地形,其形成原因是海階面上的珊瑚礁,經溶蝕後下滲的碳酸氫鈣,在洞中因壓力減輕及溫度升高,促使碳酸鈣沈澱堆積而成。


4)粒級層:粒級層為層理的一種,每層沈積的顆粒由下而上逐漸變細。其成因為挾帶各種大小顆粒的濁流,由於重力作用使顆粒大者先下沈,小者後下沈,形成下粗上細的排列,每一組由粗到細的變化代表一次濁流的堆積。


5)變形頁岩塊:為夾在礫岩中的岩碎塊,呈片狀彎曲,其成因為在沈積時,強大的水流將尚未固結,頁岩削起,並使之曲褶後,沈積在後來的砂礫層中。此種構造代表當時的沈積環境快速而不穩定。


6)石灰質結核:海崖上或濱台上有許多橢圓狀的突起,以稀鹽酸滴下,會起大量的氣泡,由此證明其為含石灰質的結核,因其較耐蝕而突出地表。


 


 


 


石雨傘乃因其形狀酷似傘狀而得名 ,但其造型亦酷似男性之物,故亦稱玉莖岩或男人石。


 


 


 


目前碩果僅存的石雨傘,以往就我小時候的記憶至少還有兩三支左右,現在就剩下比較明顯的一支,不久的將來,或許就跟野柳的女王頭命運一樣了吧?


 



 


 


這是崩塌後的殘骸,還靜靜的躺在海岬上,大自然的力量不容違逆。


 


 


 


給自己的到訪留個記錄吧。


 


 


以前因為石雨傘就是天然屏障,早期並沒有這個船澳,自從船澳建起以後,其實原始的風味已經喪失了大半,因為船澳內非常淺,所以只能停靠舢板與膠筏,各位可以看到畫面中並沒有太多的船,為了這幾艘小船而破壞了原本美麗的景致,對我個人來說,應該是個損失。


來的時候有遊客驅車前來游泳戲水,這裡的確是非常優良的戲水地點,水不深又有石雨傘擋住外海的浪,平靜的連小孩子玩水都很安全。


 


 


 


膠筏靜靜的躺在海面上,如果當初這裡設計成專門戲水的港灣會不會更好一點?


 


 


 


這是用來上下膠筏的梯子,看得出來是隨意就地取材製作的。


 


 


不知道有了這個港澳~你們得到了甚麼?還是失去了甚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2573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