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


走出儲藏室外(其實我也沒進到裡面去),外牆雖然簡陋,還是用了兩種不同的顏色做處理,簡單卻不單調。


 


02


三民路20號,一個曾經屬於它的名字,經過多年整編之後,應該早就不屬於這裡。


而它依然佇守在原來的地方,就像小鎮其他的歷史痕跡,曾經風光一時,但能像成廣澳廣恆發再現風華的,卻屈指可數,遺忘,是他們相同的命運。


 


 


03


最外側的房子,裡面是兩間小房間,我想應該是臥室吧?其中一間有個彈簧床墊,鋪設在木板床上,不過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我想那個景象就無須多做介紹了。


 


 


04


蹲距在屋內一角向外望去,我好像回到當時爺爺的小雜貨店的情形,在陰暗燠熱的房子裡,看著門外明亮的光線撒在外頭的泥巴路上。


 


05


另一間小房間擺著老式的櫃子,記得以前爺爺家也有類似的東西,如果上面擺了花露水跟珍珠霜,在配上一個背面有明星圖案的圓鏡子,那肯定更有感覺。


 


06


牆面剝落得很嚴重,裡面的竹片都已經外露,不過這些應該都不是主要支撐的結構,而是為了讓牆面附著上去的素材。


沒想到這最簡單的材料,經過地震和颱風的多年洗禮,絲毫不比童話故事裡的三隻小豬最後躲進的磚房遜色,而木製拉式的窗戶也是相當具有古意,簡單卻相當實用。


 


07


走出屋外,明亮的光線和室內的昏暗形成強烈的對比。


 


08


屋子的後方還有個小型的菜園,香蕉樹、木瓜樹還有桑葚在這裡和平共處。


 


 


09


屋外的大樹上,粗壯的樹枝垂掛著一條繩子,莫非就是我記憶中簡陋的鞦韆?


 


 


10


雖然我已經不復記憶,不過想著自己可能曾經在上頭盪過幾回,那種感覺很難形容。


 


11


大樹前頭有一個破缸,會不會是司馬光幹的?


 


12


缸上圓形的裝飾花紋跟我小時候的印象一模一樣,以前爺爺的雜貨店也有這樣的缸,有的缸是裝水用的,還有個拿來裝砂糖,然後用九孔的殼(很大的)從糖缸裡面鏟糖到塑膠袋裡,然後稱重賣給人家


 


 


13


差不多要結束今天的巡禮,忍不住再回頭望望我曾經在這裡有過的童年時光。


 


14


或許這棟房子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歷史建築,住的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名人,不過在鎮上的老房子一閒閒被剷平,蓋上了西式的樓房的時候,想瞭解以前的人怎麼蓋房子,用什麼樣的建材,恐怕也只有靠他們了,這樣,應該很了不起了吧?


 


 


15


從地主整地的動作看來,應該是有所用途吧?我不知道下次來的時候,它是不是還在這裡,說不定現在看到的,將是它最後的影像,如果這樣的活教材能夠好好的保存下來,我想會是一個很好的歷史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2573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